本文提供全方面的内容资料,可供参考学习。
疫情防控手抄报内容一
1. 为了您和他人的健康,请尽量减少外出访友聚会。
2. 外地返乡人员请主动自我隔离。
3. 个人防护三要素:戴口罩、勤洗手、多通风。
4. 戴口罩、勤洗手,测体温、勤消毒,少聚集、勤通风。
5. 依法科学防控,及时诊疗救治,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
6. 众志成城,齐心协力防控疫情。
7. 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
8. 坚定信心,同舟共济,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9. 强防护、不恐慌,信科学、不传谣。
10. 向战斗在抗击疫情一线的医务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致敬。
11. 我们同努力,疫情定可防。
12. 坚决打赢肺炎疫情防控仗。
13. 戴口罩、勤洗手,不给病毒有可乘之机。
14.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
15. 注意防护,不恐慌、不传谣。
16.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
17. 重视自身健康,务必做好自我防护。
18. 请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
19. 有发热症状患者,请及时到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就诊。
20. 少吃一顿饭,亲情不会淡。
疫情防控手抄报内容二
一、上班途中如何做?
应该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另外上班途中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者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二、入楼工作如何做?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在入楼检查一切正常后,方可进入办公区域办公。
三、入室办公如何做?
应保持办公区域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
四、参加会议如何做?
参加会议时,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居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议开水浸泡消毒。
五、食堂进餐如何做?
食堂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六、下班路上如何做?
下班后,先洗手再佩戴医用外科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七、公务采购如何做?
如因公务出门采购,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八、工间运动如何做?
建议适当、适度运动,保持身体状况良好,避免过度,过量运动,造成身体免疫能力下降。
九、公共区域如何做?
公共区域如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每日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户要分开,避免混用。
十、公务出行如何做?
公务出行使用的班车,建议在使用后用75%酒精对车内及门把手擦拭消毒。另外员工乘坐班车须佩戴口罩。
疫情防控手抄报内容三
1。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啥东西?
2019年12月中旬以来,湖北省武汉市短期内出现了以发热、乏力、咳嗽、呼吸不畅为主要症状的不明原因肺炎病例,各级政府高度重视,快速组织疾控机构、医疗单位和科研院所开展调查、救治和协作攻关,迅速确定这类病例的病原为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确认并命名为2019-ncov,该病原感染所致的肺炎称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2。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有什么症状?
一般症状:发热、乏力、干咳、逐渐出现呼吸困难。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严重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出凝血功能障碍。
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3。冠状病毒的抵抗力如何?
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杀灭病毒。
4。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呼吸飞沫传播,不排除接触传播。
5。什么是飞沫传播?
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
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由于飞沫颗粒较大,不会长期悬浮在空气中。
呼吸飞沫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支气管镜检查,气管插
管或是翻身、拍背等?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6。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如果一次接触大量病毒,即使免疫功能正常,也可能患病。
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障碍人群,病情进展相对更快,严重程度更高。
是否感染主要取决于接触机会,并不是抵抗力强的人群感染的风险会更低。儿童的接触机会少,感染的几率低;同样的接触机会,老年人、有慢性病的人以及抵抗力差的人感染几率更大。
7。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传染?
(1)新型冠状病毒以飞沫传播为主,正确佩戴医用外科口罩;
(2)打喷嚏或者咳嗽时不要用手直接遮挡,要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
(3)正确、及时洗手,预防接触传播;
(4)提高免疫力,尽量少去人多且封闭的场所。加强锻炼、规律作息,提高自身免疫力是避免被感染的最重要手段。
8。哪里可以看到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病例数?
想了解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新增病例数、累计病例数,可以分别从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福建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厦门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官方网站查询到最新的全国、福建省、厦门市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动态,包括新增病例数、疑似病例数、累计病例数等信息。
疫情防控手抄报内容四
1。什么时候要戴口罩?
在没有发生发生呼吸道传染病(如流感、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疫情的情况下,公众不需要戴口罩。
如果出现了呼吸道传染病流行或爆发疫情时,公众可以在搭乘公共交通工具时或在人员密集的地方戴口罩。
另外,在自己出现发烧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以及照顾有呼吸道感染或发烧病人时戴口罩。
2。选择什么口罩合适呢?
目前市面上你能看到的口罩主要有:防护级别最高的医用防护口罩(例如kn95或n95),手术室等有创操作环境常用的医用外科口罩和普通级别的一次性使用医用口罩。此外还有各种明星佩戴的棉布口罩、海绵口罩等“网红口罩”。
新型冠状病毒是以飞沫传播为主,合理佩戴口罩,可有效挡住飞沫,也就能阻断病毒直接进入人体内。
在日常生活中,避免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公众选择使用医用外科口罩即可,无需使用n95口罩。
只有当近距离(1米以内)接触病例或疑似病例时,佩戴kn95或n95口罩。
3。怎样正确使用口罩吗?
医用口罩的正确使用方法:
(1)戴口罩前先将手洗干净,或者戴口罩过程中避免手接触到口罩内侧面,减少口罩被污染的可能。
(2)分清楚口罩的内外、上下,浅色面为内,贴着嘴鼻,深色面朝外,带有金属条的一端为口罩的上方。
(3)确定口罩方向正确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4。口罩是不是一直戴都有效?
不管是哪种类型的口罩,防护效果都是有限的,一定要定期更换,最好每2至4小时更换一次。
5。戴上口罩眼镜上都是雾,怎么办?
正确佩戴口罩的方法:佩戴前洗干净手,一定要将口罩贴合面部,正反面正确,形成密闭的环境,让通气经过口罩而不是四周的缝隙。
6。买不到口罩该怎么办呢?
其实,除了口罩,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措施预防在春节期间感染病毒:
1。如非必要,尽量避免去人群密集、密不透风的公众场合地方。因为在肺炎流行的季节,在人群中逗留过久就有可能感染肺炎;
2。勤洗手,饭前便后或触碰过公共用品,使用皂液或洗手液清洁双手;
3。环境保持通风,在家里多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流通,每次需持续30分钟左右;
4。加强锻炼,提高自身免疫力。春节出外聚会要有所节制,切勿因过度熬夜、劳累造成免疫力下降,增加自身感染疾病风险。
疫情防控手抄报内容五
一、什么是冠状病毒?
冠状病毒是自然界广泛存在的一类病毒,因该病毒形态在电镜下观察类似王冠而得名,已知可引起感冒以及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和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等较严重疾病。对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本次发现的新型冠状病毒世界卫生组织已将其命名为“2019-ncov,即2019新型冠状病毒”。
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临床表现
1.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
2.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
3.多数患者预后良好,但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三、传播方式
根据调查结果,本次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可以在人际传播,人们通常是在住家、工作场所或医疗机构等地与感染者密切接触后受到感染。
四、有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疫苗吗?
针对新疾病,并无现有可用疫苗。
五、新型冠状病毒能治疗吗?
目前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没有特异治疗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因此需根据患者临床情况进行治疗。
六、如何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冬春季节是呼吸道疾病的高发季节,针对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方式,结合近期高发流行的流行性感冒,做好以下预防措施:
1.保持良好个人卫生习惯:包括勤洗手、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及时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2.适时戴口罩:带口罩既是保护自己不被别人感染,也是当自己有了呼吸道症状时保护身边人的有效措施。
3.勤通风,注意日常消毒:保持室内通风可以显著降低空气中致病细菌或病毒的浓度,降低发病几率。
4.保持自身抵抗力:保证充足睡眠,不熬夜、不过劳,多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体质、增强对疾病的抵抗能力,对预防疾病的发生有重要的意义。
5.与野生动物保持距离:调查显示,2002年发生的sars冠状病毒与果子狸有关,2012年发生的mers冠状病毒疫情与单峰骆驼有关。
6.避免近距离接触病人:尽可能避免与任何表现出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咳嗽和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7. 购买经过国家检疫的肉食,不买活禽活兔等活体动物做食物,在家生、熟食物要分开,所有的肉食和蛋类一定保证煮熟。
8.勤观察,早就诊:提高警觉,出现发热、咳嗽气促等疑似症状应戴好口罩,及时到正规医院就诊,避免拖着不治引起严重后果。
抗击疫情手抄报内容:
●勤洗手、多通风、慎揉眼!
●戴口罩是阻断呼吸道分泌物传播的有效手段!
●见面不握手,点头来问候!
●疫区回到家,出现症状要报告!
●有发热症状患者,请及时到指定医疗机构就诊!
●咳嗽喷嚏时,请用纸巾等物遮挡口鼻!
●有症状、早就医、不恐慌、不传谣!
●出门就把口罩戴,利人利己显关爱!
●特殊时期,在家里就是最好的防护!
一、工作区域防护知识
1、上班途中如何做
正确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尽量不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建议步行、骑行或乘坐私家车、班车上班。如必须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务必全程佩戴口罩。途中尽量避免用手触摸车上物品。
2、入楼工作如何做
进入办公楼前自觉接受体温检测,体温正常可入楼工作,并到卫生间洗手。若体温超过37.2℃,请勿入楼工作,并回家观察休息,必要时到医院就诊。
3、入室办公如何做
保持办公区环境清洁,建议每日通风3次,每次20-30分钟,通风时注意保暖。人与人之间保持1米以上距离,多人办公时佩戴口罩。保持勤洗手、多饮水,坚持在进食前、如厕后按照六步法严格洗手。接待外来人员双方佩戴口罩。
4、参加会议如何做
建议佩戴口罩,进入会议室前洗手消毒。开会人员间隔1米以上。减少集中开会,控制会议时间,会议时间过长时,开窗通风1次。会议结束后场地、家具须进行消毒。茶具用品建议开水浸泡消毒。
5、食堂进餐如何做
采用分餐进食,避免人员密集。餐厅每日消毒1次,餐桌椅使用后进行消毒。餐具用品须高温消毒。操作间保持清洁干燥,严禁生食和熟食用品混用,避免肉类生食。建议营养配餐,清淡适口。
6、下班路上如何做
洗手后佩戴一次性医用口罩外出,回到家中摘掉口罩后首先洗手消毒。手机和钥匙使用消毒湿巾或75%酒精擦拭。居室保持通风和卫生清洁,避免多人聚会。
7、公务采购如何做
须佩戴口罩出行,避开密集人群。与人接触保持1米以上距离,避免在公共场所长时间停留。
8、工间运动如何做
建议适当、适度活动,保证身体状况良好。避免过度、过量运动,造成身体免疫能力下降。
9、公共区域如何做
每日须对门厅、楼道、会议室、电梯、楼梯、卫生间等公共部位进行消毒,尽量使用喷雾消毒。每个区域使用的保洁用具要分开,避免混用。
10、公务出行如何做
专车内部及门把手建议每日用75%酒精擦拭1次。乘坐班车须佩戴口罩,建议班车在使用后用75%酒精对车内及门把手擦拭消毒。
11、后勤人员如何做
服务人员、安保人员、清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口罩,并与人保持安全距离。食堂采购人员或供货人员须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橡胶手套,避免直接手触肉禽类生鲜材料,摘手套后及时洗手消毒。保洁人员工作时须佩戴一次性橡胶手套,工作结束后洗手消毒。安保人员须佩戴口罩工作,并认真询问和登记外来人员状况,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
12、公务来访如何做
须佩戴口罩。进入办公楼前首先进行体温检测,并介绍有无湖北接触史和发热、咳嗽、呼吸不畅等症状。无上述情况,且体温在37.2°正常条件下,方可入楼公干。
13、传阅文件如何做
传递纸质文件前后均需洗手,传阅文件时佩戴口罩。
14、电话消毒如何做
建议座机电话每日75%酒精擦拭两次,如果使用频繁可增加至四次。
15、空调消毒如何做
(1)中央空调系统风机盘管正常使用时,定期对送风口、回风口进行消毒。
(2)中央空调新风系统正常使用时,若出现疫情,不要停止风机运行,应在人员撤离后,对排风支管封闭,运行一段时间后关断新风排风系统,同时进行消毒。
(3)带回风的全空气系统,应把回风完全封闭,保证系统全新风运行。
16、废弃口罩处理如何做
防疫期间,摘口罩前后做好手卫生,废弃口罩放入垃圾桶内,每天两次使用75%酒精或含氯消毒剂对垃圾桶进行消毒处理。
二、个人防护知识
(一)洗手篇
1、如何保护自己远离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并用流动水洗手,用一次性纸巾或干净毛巾 擦手。双手接触呼吸道分泌物后(如打喷嚏后)应立即洗手。
(2)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咳嗽或打喷嚏后洗手,避免用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增强体质和免疫力。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作息规律,避免产生过度疲劳。
(4)保持环境清洁和通风。每天开窗通风数次不少于3次,每次20-30分钟。户外空气质量较差时,通风换气频次和时间应适当减少。
(5)尽量减少到人群密集场所活动,避免接触呼吸道感染患者。
(6)如出现呼吸道感染症状如咳嗽、流涕、发热等,应居家隔离休息,持续发热不退或症状加重时及早就医。
2、洗手在预防呼吸道传播疾病中的作用?
正确洗手是预防腹泻和呼吸道感染的最有效措施之一。国家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WHO及美国CDC 等权威机构均推荐用肥皂和清水(流水)充分洗手。
3、正确洗手需掌握六步洗手法:
第一步,双手手心相互搓洗(双手合十搓五下)
第二步,双手交叉搓洗手指缝(手心对手背,双手交叉相叠,左右手交换各搓洗五下)
第三步,手心对手心搓洗手指缝(手心相对十指交错,搓洗五下)
第四步,指尖搓洗手心,左右手相同(指尖放于手心相互搓洗搓五下)
第五步:一只手握住另一只手的拇指搓洗,左右手相同搓五下
第六步: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各搓五下。
4、哪些时刻需要洗手?
(1)传递文件前后
(2)在咳嗽或打喷嚏后
(3)在制备食品之前、期间和之后
(4)吃饭前
(5)上厕所后
(6)手脏时
(7)在接触他人后
(8)接触过动物之后
(9)外出回来后
5、旅途在外没有清水,不方便洗手,怎么办?
可以使用含酒精消毒产品清洁双手。人冠状病毒不耐酸不耐碱,并且对有机溶剂和消毒剂敏感。75% 酒精可灭活病毒,所以达到一定浓度的含酒精消毒产品可以作为肥皂和流水洗手的替代方案。
(二)口罩篇
1、口罩该怎么选?
选择一:一次性医用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选择二:N95医用防护口罩,连续佩戴4小时更换,污染或潮湿后立即更换。
棉布口罩、海绵口罩均不推荐。
2、正确使用口罩
医用口罩的使用方法:
(1)口罩颜色深的是正面,正面应该朝外,而且医用口罩上还有鼻夹金属条。
(2)正对脸部的应该是医用口罩的反面,也就是颜色比较浅的一面,除此之外,要注意带有金属条的部分应该在口罩的上方,不要戴反了。
(3)分清楚口罩的正面、反面、上端、下端后,先将手洗干净,确定口罩是否正确之后,将两端的绳子挂在耳朵上。
(4)最后一步,也是前面提到过的金属条问题,将口罩佩戴完毕后,需要用双手压紧鼻梁两侧的金属条,使口罩上端紧贴鼻梁,然后向下拉伸口罩,使口罩不留有褶皱,最好覆盖住鼻子和嘴巴。
3、特殊人群如何佩戴口罩?
(1)孕妇佩戴防护口罩,应注意结合自身条件,选择舒适性比较好的产品。
(2)老年人及有心肺疾病慢性病患者佩戴后会造成不适感,甚至会加重原有病情,应寻求医生的专业指导。
(3)儿童处在生长发育阶段,其脸型小,选择儿童防护口罩。
三、居家防护知识
1、在家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增强卫生健康意识,适量运动、保障睡眠、不熬夜可提高自身免疫力;
(2)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掩住口鼻,经常彻底洗手,不用脏手触摸眼睛、鼻或口;
(3)居室多通风换气并保持整洁卫生;
(4)尽可能避免与有呼吸道疾病症状(如发热、咳嗽或打喷嚏等)的人密切接触;
(5)尽量避免到人多拥挤和空间密闭的场所,如必须去佩戴口罩;
(6)避免接触野生动物和家禽家畜;
(7)坚持安全的饮食习惯,食用肉类和蛋类要煮熟、煮透;
(8)密切关注发热、咳嗽等症状,出现此类症状一定要及时就近就医。
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流行时,我们怎么吃才好?
(1)不要食用已经患病的动物及其制品;要从正规渠道购买冰鲜禽肉,食用禽肉、蛋奶时要充分煮熟。
(2)处理生食和熟食的切菜板及刀具要分开。处理生食和熟食之间要洗手。
(3)即使在发生疫情的地区,如果肉食在食品制备过程中予以彻底烹饪和妥善处理,也可安全食用。
3、前往公共场所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感染?
(1)避免在未加防护的情况下与农场牲畜或野生动物接触。
(2)保持工作场所室内不断的通风换气;在人多的地方,商场、公交车、地铁和飞机等地方都是人流密集,可佩戴口罩减少接触病原风险。
(3)咳嗽打喷嚏时,用纸巾或袖或屈肘将鼻完全遮住;将用过的纸巾立刻扔进封闭式垃圾箱内;咳嗽打喷嚏后,用肥皂和清水或含酒精洗手液清洗双手。
(4)外出回家后及时洗手,如有发热和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特别是持续发热不退,及时到医院就诊。
(5)传染病流行季节应尽量避免各类聚会。
4、到生鲜市场采购,怎样预防新型冠状病毒的肺炎传染?
(1)接触动物和动物产品后,用肥皂和清水洗手;
(2)避免触摸眼、鼻、口;
(3)避免与生病的动物和病变的肉接触;
(4)避免与市场里的流浪动物、垃圾废水接触。
5、轻症发热病例的居家隔离建议:
(1)将病人安置在通风良好的单人房间。
(2)限制看护人数,尽量安排一位健康状况良好且没有慢性疾病的人进行护理。拒绝一切探访。
(3)家庭成员应住在不同房间,如条件不允许,和病人至少保持1米距离。
(4)限制病人活动,病人和家庭成员活动共享区域最小化。确保共享区域(厨房、浴室等)通风良好(开窗)。
(5)看护人员与病人共处一室应带好口罩,口罩紧贴面部,佩戴过程禁止触碰和调整。口罩因分泌物变湿、变脏,必须立即更换。摘下及丢弃口罩之后,进行双手清洗。
(6)与病人有任何直接接触或进入病人隔离空间后,进行双手清洁。
四、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知识
1、什么是新型冠状病毒?
从武汉市不明原因肺炎患者下呼吸道分离出的冠状病毒为一种新型冠状病毒,WHO命名2019-nCoV。
2、哪些人容易感染新型冠状病毒?
人群普遍易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在免疫功能低下和免疫功能正常人群均可发生,与接触病毒的量有一定关系。对于免疫功能较差的人群,例如老年人、孕产妇或存在肝肾功能异常,有慢性病人群,感染后病情更重。
3、新型冠状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主要传播方式是经飞沫传播、接触传播(包括手污染导致的自我接种)以及不同大小的呼吸道气溶胶近距离传播。目前近距离飞沫传播应该是主要途径。
4、新型冠状病毒会人传人吗?
会。从一些聚集性病例的发病关联次序判断,人传人的特征十分明显,且存在一定范围的社区传播。
5、什么是飞沫传播?
飞沫:一般认为直径>5um的含水颗粒,飞沫可以通过一定的距离(一般为1米)进入易感的粘膜表面。
飞沫的产生:
(1)咳嗽、打喷嚏或说话
(2)实施呼吸道侵入性操作,如:吸痰或气管插管、翻身、拍背等刺激咳嗽的过程中和心肺复苏等。
6、什么是接触传播?
直接接触:病原体通过粘膜或皮肤的直接接触传播
(1)血液或带血体液经粘膜或破损的皮肤进入人体
(2)直接接触含某种病原体的分泌物引起传播
7、什么是密切接触者?
指14天内曾与病毒的确诊或高度疑似病例有过共同生活或工作的人。
包括办公室的同事,同一教室、宿舍的同事、同学,同机的乘客等。以及其它形式的直接接触者包括病毒感染病人的陪护、乘出租车、乘电梯等。
8、对密切接触者注意事项
所有跟疑似感染病人可能有接触的人(包括医护人员)都应该有14天的健康观察期。观察期从和病人接触的最后一天算起。一旦出现任何症状,特别是发热、呼吸道症状如咳嗽、呼吸短促或腹泻,马上就医!
9、密切接触者监控建议
(1)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通知医院,将前往医院。
(2)前往医院的路上,病人应该佩戴医用口罩。
(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
(4)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5)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
10、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有什么临床表现?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起病以发热为主要表现,可合并轻度干咳、乏力、呼吸不畅、腹泻等症状,流涕、咳痰等症状少见。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仅表现为头痛、心慌、胸闷、结膜炎、轻度四肢或腰背部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在一周后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病情进展迅速。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
11、在临床上怎样识别观察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
同时符合以下2个条件
(1)流行病学史:在发病前两周内有武汉市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居住区传染病流行情况,是否为聚集性病例中的患者,是否造成他人感染等。武汉市相关市场,特别是农贸市场直接或间接接触史。
(2)临床表现:发热;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学特征;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减少。
在观察病例的基础上,采集痰液、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进行病毒核酸检测即可作出病原学诊断。
12、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控措施
•标准预防措施;
•空气传播预防措施;
•接触和飞沫预防措施:勤洗手,出门戴口罩;
•房间通风换气;
•清洁、消毒:新型冠状病毒对热敏感,56℃热水浸泡30 分钟、75%酒精、含氯消毒剂,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五、就医流程
1、何时就医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患者主要临床表现为发热、乏力,呼吸道症状以干咳为主,并逐渐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表现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部分患者起病症状轻微,可无发热。多数患者为中轻症,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甚至死亡。如出现发热、乏力、干咳表现,并不意味着已经被感染了。
但如果出现(1)发热 (腋下体温≥37.3℃)、咳嗽、气促等急性呼吸道感染症状;(2)且有武汉旅行或居住史,或发病前14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的发热伴呼吸道症状的患者,或出现小范围聚集性发病;应到当地指定医疗机构进行排查、诊治。
2、就医时注意事项
(1)如果接触者出现症状,要提前选择有发热门诊的定点医院。
(2)前往医院的路上,及就医全程应该佩戴口罩。
(3)避免搭乘公共交通,应该呼叫救护车或者使用私人车辆运送病人,如果可以,路上打开车窗。
(4)生病的密切接触者应时刻保持呼吸道卫生和进行双手清洁。在路上和医院站着或坐着时,尽可能远离其他人(至少1米)。
(5)任何被呼吸道分泌物或体液污染的物体表面都应该用含有稀释漂白剂的消毒剂清洁、消毒。
(6)就医时,应如实详细讲述患病情况和就医过程,尤其是应告知医生近期的武汉旅行和居住史、肺炎患者或疑似患者的接触史、动物接触史等。
“预防千万条。口罩第一条。健康第一位,不要吃野味。不往人群挤,病毒不缠你。开窗勤洗手,胜过吃补药。拜年不串门,千万别拥抱。在家防感冒,重点在自保。信权威媒体,不传谣信谣。发热、咳嗽、全身疼,及时就医病因找。防护措施要记牢,欢欢喜喜迎春到。”
“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不恐慌、不传谣。有症状早就医,少出门、少聚集、勤洗手、勤通风,戴口罩、讲卫生,打喷嚏,捂口鼻。喷嚏后慎揉眼,拒绝野味不贪嘴。武汉回来别乱跑,传染肺炎不得了。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一、不要去人多的地方,不参加聚会。
二、外出一定要戴口罩。外出归来、饭前便后认真洗手。
三、作息规律,健康饮食,在家多做体育运动,提高自身免疫力。
四、打喷嚏、咳嗽时用纸巾或袖肘遮住口鼻。
五、如果有发烧、生病的情况,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医。
“人生从来不平坦,越是艰险越向前”。困难往往是人们最好的老师。面对来势汹汹、不断蔓延的疫情,开封市化建中学组织做好宣传教育工作,培养学生坚强意志、科学精神和乐观向上的品格,让学生在这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中学会热爱生命、感恩祖国、崇敬英雄,自觉地把自己培养成为祖国强盛、民族复兴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