拗九节是中国福建省福州地区的传统节日,主要流行于福州十邑(包括福州、闽侯、长乐、连江、永泰、闽清、福清、平潭、罗源、古田)。该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九日举行,又称“后九节”或“孝顺节”,具有浓厚的地方特色和文化内涵。
起源与传说
拗九节的起源与“目连救母”的传说有关。相传目连的母亲因罪被打入地狱,目连为救母,在正月二十九日这天煮制甜粥,加入红枣、花生、桂圆等食材,送给狱卒,最终感动了他们,成功救出母亲。因此,拗九节也被视为孝顺的象征。
习俗
1. 拗九粥:节日当天,家家户户会煮制“拗九粥”,主要用糯米、红糖、红枣、花生、桂圆等食材,寓意健康长寿、家庭和睦。
2. 送粥表孝心:晚辈会将拗九粥送给长辈,尤其是年满九岁或九的倍数的老人,表达孝敬之情。
3. 祈福活动:部分地区会举行祈福仪式,祈求家人平安健康。
4. 家庭团聚:节日也是家庭团聚的时刻,家人共食拗九粥,增进感情。
文化意义
拗九节不仅是对孝道的弘扬,也是福州地区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通过节日,人们表达对长辈的尊敬,传递家庭和睦、敬老爱幼的传统美德。
如今,拗九节已被列入福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成为福州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