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藏内容
原图容需权限查看
开通会员
  • 普通: 5圆
  • 会员: 免费
  • 永久会员: 免费
已有5人解锁查看

文字内容资料

1、《水浒传》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由著名文学家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

2、《水浒传》的作者据传为施耐庵,并有罗贯中加以润色,是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在历代封建专制统治者眼中,造反都是不道的,“造反”者都是杀人放火、面目狰狞的妖魔鬼怪,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却反其道而行,为那些所谓“造反”者树碑立传,并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英雄壮举,使他们成为读者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3、北宋末年,朝政腐败,官逼民反,民不得不反。上至朝廷命官,下至普通百姓,甚至是鸡鸣狗盗之徒,随着对官府幻想的一点点破灭,连生存都难以维系,最终都被逼上梁山。然而,当人民起义的壮举使好汉们士气日益高涨的时候,宋江的接受招安改变了一切,英雄就这样消失在尘世间,原本风起云涌的农民起义就这样归于平静了。

4、《水浒传》是世界上涉及人物最多的小说,共涉及人物787位,其中有名有姓的有577位,有名无姓有9位,有姓无名的有99位。

 

水浒传歇后语

梁山兄弟–不打不亲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抱打不平

贼去了关门——迟了(第5回周通)

瓮中捉鳖——手到拿来(第18回刘高)

阎罗王面前——没放回的鬼(第21回阎婆惜)

花木瓜——空好看(第24回潘金莲)

马蹄刀木勺里切菜——水泄不露(第24回郓哥)

孙武子教女兵——十捉九着(第24回王婆)

杨志卖刀——英雄末路

老虎扑食——三股劲

李逵上阵——身先士卒

(王伦)当寨主——不能容人。

(高俅)当太尉——一步登天。

(母夜叉)撒泼——惹不起。

(武大郎)看戏——人云亦云。

(解珍、解宝)坐班房——难兄难弟。

(大郎)上楼梯——步步高升。

(花荣)射箭——百发百中。

(张顺)浪里斗李逵——不打不相识。

黑旋风李逵——(有勇无谋)。

潘金莲给武松敬酒——别有用心

李逵升堂办案——乱打一通

武松看鸭子——英雄无用武之地

 

《水浒传》读书笔记好词好句好段摘抄

藏踪蹑迹   冲州撞府  德薄才疏 大败亏输  喘息未定  杳无踪迹

倒街卧巷   顿口无言  当面错过 东挪西撮  大请大受  大街小巷

登山涉水   掉头鼠窜  多言多语 顿足捶胸  淡妆轻抹  点头会意

独出心裁   大呼小喝  跌脚槌胸 多见广识  大刀阔斧  赃官污吏

飞针走线   冠屦倒施  鬼哭神惊 寡情薄意  骨肉未寒  过府冲州

压肩叠背  眼疾手快  一箭之地 里勾外连  执鞭坠镫  心慌撩乱

咬定牙根  一佛出世   一帆顺风 眼花心乱  忠肝义胆  以终天年

雨零星乱  饮泣吞声  有钱有势 看景生情  以礼相待  忘恩失义

深入骨髓  丧师辱国  碎尸万段 束手无术  三瓦两舍  悬肠挂肚

天寒地冻  偷鸡摸狗  屯街塞巷 螳螂黄雀  猿啼鹤唳  垂首丧气

须发皆白   腥风血雨  心腹之交 心慌撩乱万箭攒心  捏脚捏手

啸聚山林  天年不齐  探头探脑  心惊胆裂  悬崖峭壁  削职为民

笑逐颜开   用兵如神  倚草附木目睁口呆袅袅娜娜 天诛地灭

气急败坏   相机行事  七上八落七损八伤七上八下 青面獠牙

弃邪归正   人非草木  如饥如渴 人困马乏 人山人海  缺一不可

色胆如天   根深蒂固  烧眉之急 四平八稳 似漆如胶  说地谈天

将遇良才   恐后无凭  挤眉弄眼 口出狂言 吉日良时  路见不平

泪如雨下   民穷财尽   民穷财匮漫天遍地 面色如土  一箭之遥

风兵草甲   贩夫皂隶   风门水口 扶墙摸壁 扶危济困  佛性禅心

翻江搅海   徇私作弊   陷于缧绁 心头撞鹿 徇私舞弊  自取罪戾

逢凶化吉   飞檐走壁   高山峻岭 观形察色 诈奸不及  风行雷厉

惜客好义   有头有尾   观者如垛 魂不着体 魂飞魄荡  血流成渠

花街柳巷   横七竖八   魂消胆丧 花枝招颤 话里藏阄  效犬马力

积草屯粮   脚高步低   众虎同心 高姓大名 改邪归正  箭穿雁嘴

狗血淋头   归心似箭   坐立不安 捉摸不定 朱甍碧瓦  归心如箭

壮气凌云   浓妆艳抹   心满意足 踉踉跄跄

《水浒传》读书笔记好词好句好段摘抄之好句好段

1、 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篮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吞珠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舆;凤羽扇开,白王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2、 根盘地角,顶接天心。远观磨断乱云痕,近看平吞明月魄。高低不等谓之山,侧石通道谓之蛐,孤岭崎岖谓之路,上面平极谓之顶,头圆下壮谓之峦,藏虎藏豹谓之穴,隐风隐云谓之岩,高人隐居谓之洞,有境有界谓之府,樵人出没谓之径,能通车马谓之道,流水有声谓之洞,古渡源头谓之溪,岩崖滴水谓之泉”左壁为掩,右壁为映。出的是云,纳的是雾“锥尖象小,崎峻似峭,悬空似险,削磁如平。千峰竞秀,万壑争流。瀑布斜飞,藤萝倒挂。虎啸时风主谷口,猿啼时月坠山腰。恰似青黛杂成千块玉,碧纱笼罩万堆烟。

3、 见端王头戴软纱唐巾;身穿紫绣龙袍;腰系文武双穗条;把绣龙袍前襟拽起扎揣在条儿边;足穿一双嵌金线飞凤靴;三五个小逼门相 伴着蹴气球。

4、 史进看他时,是个军官模样;头里芝麻罗万字顶头巾;脑后两个太原 府扭丝金环;上穿一领鹦哥绿丝战袍;腰系一条文武双股鸦青;足穿一双鹰 爪皮四缝干黄靴;生得面圆耳大,鼻直口方,腮边一部落腮胡须,身长八尺, 腰阔十围。

5、 云遮峰顶,日转山腰。嵯峨仿佛接天关,崒参差侵汉表。岩前花木,舞春风暗吐清香;洞口藤萝,披宿雨倒悬嫩线。飞云瀑布,银河影浸月光寒;峭壁苍松,铁角铃摇龙尾动。

6、 山影深沉,槐阴渐没。绿杨影里,时闻鸟雀归林。红杏村中,每见牛羊入圈。落日带烟生碧雾,断霞映水散红光。溪边钓叟移舟去,野外村童跨犊归。

7、 绯罗缴壁,紫绶桌围。当头额挂朱红,四下帘垂斑竹。官僚守正,戒石上刻御制四行;令史谨严,漆牌中书低声二字。提辖官能掌机密,客帐司专管牌单。吏兵沉重,节级严威。执藤条祗候立阶前,持大杖离班分左右。庞眉 狱卒掣沉枷,显耀狰狞。竖目押牢提铁锁,施逞猛勇。户婚词讼,断时有似玉衡明。斗殴相争,判断恰如金镜照。虽然一郡宰臣官,果是四方民父母。直使囚从冰上立,尽教人向镜中行。说不尽许多威仪,似塑就一堂神道。

8、 红轮低坠,玉镜将明。遥观樵子归来,近睹柴门半掩。僧投古寺,疏林穰穰鸦飞。客奔孤村,断岸嗷嗷犬吠。佳人秉烛归房,渔父收纶罢钓。唧唧乱蛩鸣腐草,纷纷宿鹭下莎汀。

9、 层层如雨脚,郁郁似云头。杈牙如鸾凤之巢,屈曲似龙蛇之势。根盘地角,弯环有似蟒盘旋;影拂烟霄,高耸直教禽打捉。直饶胆硬心刚汉,也作魂飞魄散人

10、银迷草舍,玉映茅檐,数十株老树杈枒,三五处小窗关闭。疏荆篱落,浑如腻粉轻铺;黄土绕墙,却似铅华布就。千团柳絮飘帘幕,万片鹅毛舞酒旗。

11、但见: 门迎阔港,后靠高峰。数千株槐柳疏林,三五处招贤客馆。深院内牛羊骡马,芳塘中凫鸭鸡鹅。仙鹤庭前戏跃,文禽院内优游。疏财仗义,人间今见孟尝君。

12、身躯凛凛,相貌堂堂,一双眼光射寒星,两万眉毛浑如刷漆。胸脯横阔,游万夫难敌之威风,话语轩昂,吐千丈凌云之志气。心熊胆大,似撼天狮子下云端,骨健筋强,如摇地貔貅临座上。如同天上降魔主,真是人间太岁神。(写武松的)

13、看那人时,怎生模样,但见:眼如丹凤,眉似卧蚕。滴溜溜两耳悬珠,明皎皎双睛点漆。唇方口正,髭须地阁轻盈;额阔顶平,皮肉天仓饱满。坐定时浑如虎相,走动时有若狼形。年及三旬,有养济万人之度量;身躯六尺,怀扫除四海之心机。志气轩昂,胸襟秀丽。刀笔敢欺萧相国,声名不让孟尝君。

14、 李逵的外貌——黑熊般一身粗肉,铁牛似遍体顽皮。交加一字赤黄眉,双眼赤丝乱系。怒发 浑如铁刷,狰狞好似狻猊。天蓬恶杀下云梯。李逵真勇悍,人号铁牛儿。

 

《水浒传》的作者据传为施耐庵,并有罗贯中加以润色,是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小说。在历代封建专制统治者眼中,造反都是不道的,“造反”者都是杀人放火、面目狰狞的妖魔鬼怪,但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水浒传》却反其道而行,为那些所谓“造反”者树碑立传,并渲染他们豪侠仗义、除暴安良,替天行道的英雄壮举,使他们成为读者心目中的英雄人物。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禁止复制、盗用、采集、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